新闻作者:其乐格尔 摄影记者:段慧玲 责任编辑:罗则民
为深植红色基因,筑牢信仰之基,强化地理学子的使命担当,7月2日上午,欧美视频
城乡规划与地理工程实习队全体师生赴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、焦桐广场开展“学思践悟焦裕禄精神”主题党日活动。师生们通过沉浸式学习感悟榜样力量,在专业实践中砥砺初心使命,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。

沉浸纪念馆:追寻足迹悟初心
在焦裕禄纪念馆,师生们跟随讲解员,重走焦裕禄同志1962至1964年在兰考的奋斗足迹。泛黄的照片、朴素的遗物、珍贵的影像,无声诉说着他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、斗盐碱、抗内涝的感人史诗。当了解到焦裕禄同志为摸透灾情骑自行车跋涉500余公里,在盐碱地上插标分类、亲手绘制“三害”分布图的事迹时,师生们深受震撼——这正是地理人“用脚步丈量大地”精神的生动写照!纪念馆特设的“新时代兰考”板块,全景呈现了兰考在焦裕禄精神指引下摆脱贫困、走向振兴的壮丽画卷,有力印证了伟大精神对区域发展历久弥新的强大驱动力。
仰望焦桐:感悟精神铸信念
走出纪念馆,师生们肃立于焦桐广场,凝望那棵枝繁叶茂的参天泡桐——“焦桐”。这棵由焦裕禄同志亲手栽下的树,早已成为兰考精神的丰碑,被百姓深情唤作“幸福树”。讲解员动情讲述了焦裕禄带领群众用“贴膏药”(翻淤压沙)、“扎针”(种植泡桐)等科学方法降服沙魔的故事。焦裕禄曾说,栽泡桐既是防风固沙,也是给群众栽下“摇钱树”。如今,兰考泡桐不仅锁住了风沙,更孕育出年产值超20亿元的民族乐器产业,成为真正的“绿色银行”,实现了焦裕禄当年的发展理念。泡桐的选择绝非偶然,其根系发达、耐旱耐盐碱的特性,精准契合了兰考的地理环境条件。这深刻体现了焦裕禄同志“科学求实”的工作作风与“因地制宜”的地理智慧,是地理工程原理在民生实践中的光辉典范。这堂在焦桐树下的特殊党课,将“知行合一”的实践导向深植师生心田。
思政专业融合:精神传承启新程
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是欧美视频
城乡规划和地理工程实习队深化“思政+专业”融合培养的关键一环。焦裕禄精神中“亲民爱民、艰苦奋斗、科学求实、迎难而上、无私奉献”的核心内涵,与欧美视频
“STEP”育人理念所倡导的实践导向、社会责任高度契合。通过身临其境的学习与专业视角的解读,师生们不仅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,更在专业实践中找到了精神坐标与价值归属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将焦裕禄精神内化为脚踏实地、攻坚克难的行动自觉,将地理专业知识服务于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,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地理人。